一場疫情,讓近幾年發展如火如荼的會展行業一時陷入冰天雪地。國內會展行業多數展會延期或取消,不少從業者被迫處于放假狀態,整個產業鏈遭受重大損失,也給其他行業的產品推廣、貿易和技術交流帶來影響,可以說,會展業是本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。
企查查數據顯示,我國共有132萬家會展相關企業,在業存續的企業為102萬家。短短幾天就可以產生幾個億,甚至十幾個億資金,這在其他行業來說或許是個神話,但在會展行業卻時時上演,參展成為中國企業“走出去”、開拓業務渠道的重要途徑。從2010年開始,我國會展行業企業注冊量節節攀升,2019年我國會展企業注冊量已達到近28萬家,是十年前的10倍!
從最初的單一模式走到現在如此巨大的商業市場,會展行業布局趨向多元化。涉足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會展企業占據了46.18%的市場份額,批發和零售業、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分別為21.46%和6.58%,“綠色、低碳、可持續”發展理念成為行業共識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,會展行業正從高速增長期向高質量發展期邁進。
此次疫情,讓原本高歌猛進的會展行業陷入停滯狀態。企查查數據顯示,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會展行業企業注冊量僅為29387家,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47%;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會展企業的注銷量為10934家,數量高于2018年同期。
作為國際知名的時尚之都,上海是我國會展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,共有近12萬家企業,占據了總量的12%,浙江、河南等地次之。雖然2至4月份各行業大展均延期舉行,但會展人依舊一心撲在工作上,一方面安撫參展商,另一方面與場館方積極溝通,見縫插針,為延期的展會尋找合適檔期。
對于中小會展企業來說,這次疫情或許成為一道“分水嶺”。企查查數據顯示,我國注冊資本低于100萬的會展企業占據了總量了40%,注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的企業占據了13%,對于中小企業來說,改變傳統運營模式的心越發迫切。
可喜的是,借助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平臺等新興互聯網技術,國內展會行業正緩慢復蘇。4月16日,商務部宣布,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將于6月15~24日在網上舉辦,為期10天,這是廣交會63年來首次在線上舉行。
事實上,疫情之下線上舉行展會已經是行業風向,各地正加緊推動會展行業數字化、智慧化、平臺化轉型,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全新的“線上會展”時代,“線上+線下”雙向融合的會展模式終將成為未來大勢所趨。
2022甘肅(蘭州)暖通展覽會組委會關于2022甘肅(蘭州)暖通展覽會時間延···
近日從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,以“川渝合作共建高品質生活宜居地”為主題的第二屆川···